找到相关内容3239篇,用时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唐法成《瑜伽师地论释》科

    ,令于一切皆得善巧,修成佛果,利乐无穷。是故此论,属菩萨藏阿毗达磨,欲令菩萨得胜智故。  丙一、释本地分  论曰:“云何瑜伽师地?谓十七地。”  丁一、略释  戊一、总问  释曰:初问“云何瑜伽师地”...

    王孺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073719.html
  • 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

    佛果等。不过他认为这祇是侧重点上的不同,在阐发大乘  究竟了义这最重要的地方,这些经其实是没有分别的。因此  不可以于大乘经之间,作出优劣、深浅层次的判断。  三、慧远的四宗判  慧远的「二藏判」是本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373963.html
  • 再论《妙法莲华经》之“十如是”译文

    于菩提道场证得的佛果;「种种性相义」,是指此修行所得成果之性与相的深义。梵本中亦见「果报」(phala)一词,而对应于「种种性相」的文句则与长行类似,为「是何」、「如何」、「何似」、「其相何似」(长行为「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3074004.html
  • 印度佛教史的文献资源概介(下)

    的兴起  (一)大意  依据释印顺的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,在西元前后,印度出现了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求成无上菩提的菩萨行者,他们宣扬佛果庄严,菩萨大行的经典,而引起以发出离心、修己利行,求成...

    见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974104.html
  • 天台化法四教“三藏教”之研究──以《教观纲宗》为架构(1)

    故四大和合,……初息出入是名无明。善男子!若有欲得辟支佛果,当观如是十二因缘,后观三受因缘,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以如是等(身、口、意)三行因缘故有识生,……有因缘故有生老死种种诸苦,是名五阴、十二入...buddha之音译,意译为缘觉、独觉、缘一觉。《教观纲宗》云:“二、中乘辟支佛果,此人根性稍利,逆顺观察十二因缘,断见思惑,与罗汉同,更侵习气,故居声闻上。”[125]辟支佛的根性比声闻乘人稍微利些,以顺、...

    正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874441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古德释此文曰:“ 心该万法,谓非但一念观佛由于自心,菩萨万行,佛果体用,亦不离心,亦去妄执之失。谓有计云:万法皆心,任之是佛。驱驰万行,岂不虚劳?今明心虽即佛,久翳尘劳,故以万行增修,令其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水灌顶,使菩提不退,圆满佛果之意。 但最初的灌顶不是用于宗教上,灌顶仪式起源于印度国王登基时的加冕,相传记载印度恒河之水是从天上而来,称为圣水,当时婆罗门教之祭司常用圣水为国王灌顶。而后来密教的灌顶是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怎样做一个居士

    所以,学佛的人,不能离开了人天道而另求解脱道。解脱道的求取,也不等于佛果的圆成,解脱生死的人,并不就是成了佛的人,要想成佛,必须将人天道与解脱道兼顾并重,这便称为菩萨道。 从性质上说,人天道是偏重于福业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675254.html
  • 南怀瑾老师开示:一心皈命净土法门

    最高的成就,便成了佛。成了佛自然一心不乱,但是这个一心不乱,同念佛法门初步意识上修得的一心不乱,是大有差别的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,一心不乱包括由最初念佛的一心不乱,直到最后成就佛果的一心不乱,而此二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0876183.html
  • 《破除邪说论》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怀中解垢衣,谁能向外夸精进。”既然他把大师当成配角,那我们就当这个人是在演戏吧。 《金刚经》云:“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,……”如来是这样,每一个欲求佛果之佛子想来也应当把这...深厚,最后就彻证法界本性,无余断尽二障、获得佛果。 般若经典与龙树论,乃至寂天、月称等圣者在其相关著作中,表达的皆是与上述思想无二无别的论点。如月称菩萨在《入中论》中说:“如是一切法虽空,从空性中亦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2276320.html